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7 16:18:22  浏览:81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中央军委



军队和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自1993年10月1日起已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为此,现将确定1993年10月1日以后批准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军队干部工资待遇的办法通知如下:
一、分配到机关的军队转业干部,其职务工资按照本人原军队职务(技术等级)工资80%的数额就近套入机关对应职务的工资档次(达到或超过半个*档差的套入上一档次,低于半个档差的套入下一档次),但套入后的职务工资档次最多不超过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的4个档次,超过部? 植挥璞A簟7驳陀诨囟杂χ拔褡畹椭拔窆ぷ实荡蔚模兹胱畹椭拔窆ぷ实荡危淮锏交虺囟杂χ拔褡罡咧拔窆ぷ实荡蔚模兹胱罡咧拔窆ぷ实荡危叱霾糠植挥璞A簟F浼侗鸸ぷ矢荼救嗽诰又拔窈途洌ê诘胤焦ぷ鞯氖奔洌凑铡豆裨喊旃赜谟》⒒亍⑹乱
档ノ还ぷ手贫雀母锶鍪凳┌旆ǖ耐ㄖ罚ü旆ⅰ玻保梗梗场常福岛牛┑挠泄毓娑ㄈ范ǎ黄浠」ぷ屎凸ち涔ぷ拾凑铡豆裨汗赜诨睾褪乱档ノ还ぷ魅嗽惫ぷ手贫雀母镂侍獾耐ㄖ罚üⅰ玻保梗梗场常罚购牛┑挠泄毓娑ㄖ葱小? 二、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的固定部分按照分配到机关的同等条件军队转业干部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之和)70%的数额,就近就高套入所在单位对应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或职员职务工资档次;其津贴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按照本人原在军队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军衔(文职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四项之和80%的数额,就近就高套入所在企业相当职务的工资标准(不含奖金和各种补贴)。
四、军队转业干部的津贴、补贴、奖金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1993年9月30日以前批准转业尚未离队的干部,由于未参加1993年军队工资改革,在1993年10月1日以后转业时,其工资待遇仍按照1993年9月30日前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套改的规定执行。
六、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本通知的规定认真落实。同时要注意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特别是先期转业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顾全大局,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附件1:军职以下军官、文职干部工资标准表

--------------------------------------------
|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 职 务 工 资
|--------------|----------------------------
| |专业技| | | | | | | | |
|军事、|术军官| | | | | | | | |
|政治后|、专业| 非专业技术|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勤军官|技术文| 文职干部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 |职干部| | | | | | | | |
|---|---|------|---|---|---|---|---|---|---|
|正军职|四 级|按正军职待遇|382|404|428|452|476|500|526|
|---|---|------|---|---|---|---|---|---|---|
|副军职|五 级|按副军职待遇|338|360|382|404|428|452|476|
|---|---|------|---|---|---|---|---|---|---|
|正师职|六 级| 正 局 级|296|316|338|360|382|404|428|
|---|---|------|---|---|---|---|---|---|---|
|副师职|七 级| 副 局 级|256|276|296|316|338|360|382|
|---|---|------|---|---|---|---|---|---|---|
|正团职|八 级| 正 处 级|220|236|256|276|296|316|338|
|---|---|------|---|---|---|---|---|---|---|
|副团职|九 级| 副 处 级|192|204|220|236|256|276|296|
|---|---|------|---|---|---|---|---|---|---|
|正营职|十 级| 正 科 级|170|180|192|204|220|236|256|
|---|---|------|---|---|---|---|---|---|---|
|副营职|十一级| 副 科 级|152|160|170|180|192|204|220|
|---|---|------|---|---|---|---|---|---|---|
|正连职|十二级| 一级科员 |136|144|152|160|170|180|192|
|---|---|------|---|---|---|---|---|---|---|
|副连职|十三级| 二级科员 |124|130|136|144|152|160|170|
|---|---|------|---|---|---|---|---|---|---|
|排 职|十四级| 办 事 员|112|118|124|130|136|144|152|
|-------------------------------------------
| 说明:表中职务等级对应关系,仅限执行工资标准,不涉及其他待遇。
--------------------------------------------

单位:元/月
----------------------------------
| |军衔(级别)工资 | | | | |
-----------| |---------| |基础| |军龄|
八 | 九 | 十 | | | | | |工资| |工资|
档 | 档 | 档 | |军衔|级别|基本 | | | | |
| | | | | |标准 | | | | |
-----------|-|--|--|---|-|--|-|--|
552|578| | |少将|2级|375| | | | |
---|---|---| |--|--|---| | | | |
500|526|552| |大校|3级|315| | | | |
---|---|---| |--|--|---| | | | |
452|476|500| |上校|4级|255| | | |每 |
---|---|---| |--|--|---| | | |服 |
404|428|452| |中校|5级|195| | | |现 |
---|---|---| |--|--|---| | | |役 |
360|382|404| |少校|6级|135| | | |一 |
---|---|---| |--|--|---| | | |年 |
316|338|360| |上尉|7级|105| |90| |按 |
---|---|---| |--|--|---| | | |一 |
276|296| | |中尉|8级| 80| | | |元 |
---|---|---| |--|--|---| | | |计 |
236|256| | |少尉|9级| 60| | | |发 |
---|---|---| |--|--|---| | | | |
204| | | | | | | | | | |
---|---|---| |--|--|---| | | | |
180| | | | | | | | | | |
---|---|---| |--|--|---| | | | |
160| | | | | | | | | | |
---------------------------------|

----------------------------------
注:本表摘自中央军委〔1993〕13号文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总后勤部〔1993〕后联字4号文件规定,军衔工资依据本人现军衔进入基
本标准,从衔龄的第二个自然年度起,按照年增资标准(将官15元、校官1
0元、尉官5元)确定军衔工资。

附件2:职务级别工资制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标 档| 职 务 工 资 | 级别工资 | | |
| 准 次|-------------------------------|-------|基础|工龄|
|职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级别|工资标准|工资|工资|
|----|---|---|---|---|---|---|---|---|--|----|--|--|
| 主席 | | | | | | | | | | | | |
| 副主席|480|555|630| | | | | |一 |470 |90| |
| 总理 | | | | | | | | |--|----|--|每 |
|----|---|---|---|---|---|---|---|---|二 |425 |90|工 |
| 副主席| | | | | | | | | | | |作 |
|国务委员|400|460|520|580| | | | |--|----|--|一 |
|----|---|---|---|---|---|---|---|---|三 |382 |90|年 |
| 部长 | | | | | | | | |--|----|--|按 |
| 省长 |330|380|430|480|530| | | |四 |340 |90|一 |
|----|---|---|---|---|---|---|---|---|--|----|--|元 |
| 副部长| | | | | | | | |五 |298 |90|发 |
| 副省长|270|315|360|405|450| | | | | | | |
|----|---|---|---|---|---|---|---|---|--|----|--|给 |
| 司长 | | | | | | | | | | | | |
|厅、局长|215|255|295|335|375|415| | |六 |263 |90| |
----------------------------------------------------

---------------------------------------
|标 档| 职 务 工 资 |
| 准 次|-------------------------------|
|职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副司长 | | | | | | | | |
|副厅、局长|175|210|245|280|315|350| | |
|-----|---|---|---|---|---|---|---|---|
| 处 长 | | | | | | | | |
| 县 长 |144|174|204|234|264|294| | |
|-----|---|---|---|---|---|---|---|---|
| 副处长 | | | | | | | | |
| 副县长 |118|143|168|193|218|243| | |
|-----|---|---|---|---|---|---|---|---|
| 科 长 | | | | | | | | |
|主任科员 |96 |116|136|156|176|196|216| |
|-----|---|---|---|---|---|---|---|---|
| 副科长 | | | | | | | | |
|副主任科员|79 |94 |109|124|139|154|169| |
|-----|---|---|---|---|---|---|---|---|
| 科 员 |63 |75 |87 |99 |111|123|135|147|
|-----|---|---|---|---|---|---|---|---|
| 办事员 |50 |60 |70 |80 |90 |100|110|120|
---------------------------------------

--------------
级别工资 | | |
-------|基础|工龄|
级别|工资标准|工资|工资|
--|----|--|--|
| | | |
七 |228 |90| |
--|----|--| |
八 |193 |90| |
--|----|--|每 |
九 |164 |90|工 |
--|----|--|作 |
十 |135 |90|一 |
--|----|--|年 |
十一|111 |90|按 |
--|----|--|一 |
十二|92 |90|元 |
--|----|--|发 |
十三|77 |90|给 |
--|----|--| |
十四|65 |90| |
--|----|--| |
十五|55 |90| |
--------------
注:本表摘自国务院国发〔1993〕79号文件。

附件3:级别确定表

---------------------------------------------
| 正 |工作年限| | | | | |
| 部 |----|-----|------|-------|------|------|
| 级 | 级别 | | | | | |
|---|----|-----|------|-------|------|------|
| 副 |工作年限| | | | | |
| 部 |----|-----|------|-------|------|------|
| 级 | 级别 | | | | | |
|---|----|-----|------|-------|------|------|
|正司 |工作年限| | | | |30年以下 |
|(厅)|----|-----|------|-------|------|------|
| 级 | 级别 | | | | | 七 |
|---|----|-----|------|-------|------|------|
|副司 |工作年限| | | | |30年以下 |
|(厅)|----|-----|------|-------|------|------|
| 级 | 级别 | | | | | 八 |
|---|----|-----|------|-------|------|------|
| 正 |工作年限| | | |25年以下 |26-30年|
| 处 |----|-----|------|-------|------|------|
| 级 | 级别 | | | | 十 | 九 |
|---|----|-----|------|-------|------|------|
| 副 |工作年限| | | 20年以下 |21-25年|26-30年|
| 处 |----|-----|------|-------|------|------|
| 级 | 级别 | | | 十一 | 十 | 九 |
|---|----|-----|------|-------|------|------|
| 正 |工作年限| | | 20年以下 |21-25年|26-30年|
| 科 |----|-----|------|-------|------|------|
| 级 | 级别 | | | 十二 | 十一 | 十 |
|---|----|-----|------|-------|------|------|
| 副 |工作年限| | | 20年以下 |21-25年|26-30年|
| 科 |----|-----|------|-------|------|------|
| 级 | 级别 | | | 十三 | 十二 | 十一 |
|---|----|-----|------|-------|------|------|
| 科 |工作年限| |15年以下 | 16-20年|21-25年|26-30年|
| |----|-----|------|-------|------|------|
| 员 | 级别 | | 十四 | 十三 | 十二 | 十一 |
|---|----|-----|------|-------|------|------|
| 办 |工作年限|10年以下|11-15年| 16-20年|21-25年|26-30年|
| 事 |----|-----|------|-------|------|------|
| 员 | 级别 | 十五 | 十四 | 十三 | 十二 | 十一 |
---------------------------------------------

-------------
40年以下 |41年以上|
------|-----|
四 | 三 |
------|-----|
35年以下 |36年以上|
------|-----|
五 | 四 |
------|-----|
31-35年|36年以上|
------|-----|
六 | 五 |
------|-----|
31-35年|36年以上|
------|-----|
七 | 六 |
------|-----|
31-35年|36年以上|
------|-----|
八 | 七 |
------|-----|
31年以上 | |
------|-----|
八 | |
------|-----|
31年以上 | |
------|-----|
九 | |
------|-----|
31-35年|36年以上|
------|-----|
十 | 九 |
------|-----|
31-35年|36年以上|
------|-----|
十 | 九 |
------|-----|
31年以上 | |
------|-----|
十 | |
-------------
注:本表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3〕85号文件。



1995年7月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自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社会诚信机制的欠缺,导致我们国家民事诉讼纠纷不断增加,民事执行案件数量攀升,一直以来,执行难问题始终困扰人民法院,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人民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人民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它将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阻碍。现笔者对执行难一事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平时分析“执行难”的实际原因,很多人都习惯从两个方面分析,即法院外部的原因和法院内部的原因,其实,这里隐藏一个令人不易察觉的思维方式的问题。那就是谈到“执行难”问题的时候,人们都先入为主地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民法院,进而大家对法院大做文章,却疏忽了当事人这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当其在探讨如何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的时候,其所想到的就是围绕人民法院这一圆周将其成因分为圆周外和圆周内,而不是围绕着当事人来进行思维的。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笔者认为,不管人民法院的职责是什么,其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当事人,围绕着为民服务的,因此,当执行“难”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从人民那里首先想起,将其成因分为“属于当事人自身所造成的”以及“不属于当事人自身所造成的”。两个方面,而对其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帮助人民纠正“属于人民群众自身所造成的”的问题,加大司法改革力度解决“不属于人民群众自身所造成的”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这一恶疾。
  二、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有效办法
  1、我们国家要加快构建保障社会主义社会正常运行的诚信体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不诚信者在我们的社会中无法生存,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良性的诚信环境。
  2、从各方面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守法、诚信的好品质,是解决执行难的关建,以便逐步形成一个人人守法、人人讲诚信的和谐社会。
  3、我国目前是将执行程序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之中,作为独立的一编。从立法上看,首先,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强制执行程序的规定,为人民法院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强制执行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一方面,由于强调执行程序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之中,使现行的执行程序过于原则化;另一方面,日益拓宽的民事、经济活动,也使得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范围不断扩展,现行的立法体系和内容已显现出强制执行措施不力,强制执行制度不完备的弊端。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我国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制定单独的强制执行法,是改变强制执行立法滞后克服执行难的关键,可以完善各项强制执行制度,加强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使强制执行有法可依。其次,我国先后颁布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企业破产法》、《仲裁法》、《合同法》等为制定单独的强制执行法奠定了基础,使其不应从属于民事诉讼法,而应成为保障所有法律确认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强制执行法。所以笔者,建议制定我国单独的强制执行法。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建议,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二0一二年九月四日

黑龙江省九三农垦法院 刘顺涛 吴兴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死刑上诉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是否应为其指定辩护人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死刑上诉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是否应为其指定辩护人问题的批复


1997/11/20
法释〔1997〕7号


全文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第二审死刑案件是否需要全部指定辩护人的请示》(赣法刑一请字〔199
7〕2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关于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
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规定,也应当适用于第二审死刑案件。
即第一审人民法院已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提出上诉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
为其指定辩护人。
此复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